包裝產業實施循環經濟對策之金屬包裝制品
文/李沛生
金屬容器包裝屬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產業,其產品的主要特點是:保質期長、攜帶方便、耐碰撞、不易造假,而且金屬本身是可回收再利用的環保材料,與塑料、陶瓷等其他包裝材料相比,具有良好的循環再生能力,是符合國家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的。
隨著中國國民經濟持續發展,上游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將推動金屬包裝行業走出低谷。油脂化工、石油制品、醫藥、食品及化妝品等行業對金屬桶、罐的需求將成倍增長。特別是中央提出的“三農政策”與大力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的方針,都為金屬容器的行業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近年來,金屬包裝產業完成工業產值已超過400億元,占包裝工業總產值的8.13%。
金屬包裝產品以鋼鐵為主要原料,在產品成本中所占比例可達到70%~80%;在印鐵和涂裝生產過程中,對能源需求量也很大。所以說,金屬包裝業基本屬于資源消耗與能源需求大戶。
按照循環經濟的思路,金屬包裝業要真正實現金屬包裝業可持續發展,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金屬包裝需求資源量大、耗材多,產品要實施減量化。倡導在不影響質量的原則下,盡可能使用薄鐵、薄鋼板,既節約資源,又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時在生產過程中實行合理排料、精沖精裁,盡量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資源的消耗量。
二是能源需求量大、能耗比重大。金屬包裝業在生產中對能源需求量也很大,比如在金屬罐的印鐵和金屬桶的涂裝生產中,因為需要進行烘干,所以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天然氣、煤或油等等。
我國單位GDP的能耗是美國的4倍、日本的7倍。相對金屬包裝而言,鐵、鋁包裝材料的耗電量(同一體積容量)鐵為0.70kw/h,鋁為3.00kw/h,能耗比也都遠大于其他包材的比重。
三是環境污染比較大,應實施清潔化生產。在金屬包裝的生產過程中,還存在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例如,在印鐵生產中由于烘干爐的廢氣造成的大氣污染;在金屬桶生產中由于清洗磷化產生廢水造成的水污染;在金屬桶涂裝和烘干中產生大量廢氣造成的污染等等。在印鐵和涂裝生產過程中,盡可能采用水性漆涂裝或預涂板生產工藝,對廢水廢氣實行綜合處理,減少以至消除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從而推廣綠色包裝制造工藝,從源頭上減輕環境負擔。
四是回收利用問題很多。金屬罐包裝產品多為一次性使用,再利用率比較低。金屬桶一般可多次使用,但在回收利用時都要進行再次的清洗和翻新,同樣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造成污染。廢舊金屬包裝物回收后多數都是進行回爐重煉,這不符合節省資源和能源的思路,要努力提高回收利用率。如舊鋼桶的回收復用,用回收舊桶生產小型產品或附件等。這方面我國回收復用率不高,舊鋼桶的清洗、翻新加工水平尚需提高。由于金屬材料本身良好的再生性,鋁質易拉罐等金屬包裝物基本上能夠得到較好的回收利用,它具有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生產成本、環境污染小等優點,已成為金屬冶煉的另一個重要資源渠道。今天我們所要做的是完善我國的廢金屬包裝回收政策,用新技術支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工作。
五是產能高于產量,產需嚴重失衡,造成資源配置上的浪費。盲目地購置引進大量的生產線和生產設備,致使產能在高位無以釋放。資產也是資源,利用不當,超前投入,都與中央現今提倡的建設節約型社會南轅北轍。固定資產投資過快、過熱,企業折舊成本增加,擠占流動資金,拖延還貸周期,增加財務費用,失去金融誠信。設備長期閑置,增加日常維護保養成本和費用等一系列問題,最終導致企業沖破價格底線,進入空前慘烈的無序競爭,甚至違背市場規律,成本和售價倒掛。
以上特點在未來行業的發展中將面臨如何應對可持續發展的嚴峻挑戰。確立循環經濟的思想,在微觀層面上實現企業內部的循環經濟,對于金屬容器包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