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桶起源的故事
譯/楊文亮
長期以來,鋼桶被人們認為是石油和化學工業的主力軍,顯為人知的是,它的傳奇故事與美國工業革命的誕生有著直接的關系。今天,這種具有較低成本的包裝繼續提供著貨物運輸的安全和環保的選擇,甚至是最安全的船舶運輸的包裝。
19世紀60年代石油的發現改變了美國的制造業格局。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的鋼鐵及制造市場蓬勃發展。安德魯·卡內基,成了白手起家的鋼鐵大亨,卡內基因此在美國聲名鵲起,他引領了這個行業的大部分的發展。在這個鋼桶的黃金時代,成立了很多公司,市場非常地繁榮。當時最著名的一個公司,它就是由美國百萬富翁的工業資本家羅伯特·希曼和他的妻子內莉·布萊經營的鐵甲制造公司。
1896年,轟動一時的美國先驅報記者耐莉(Nellie)接管了該公司,成為總裁。

鋼桶發明者耐莉
當時,公司生產了多種金屬容器,如牛奶容器和水桶。但是曾經的企業家耐莉,在市場上看到了一個缺口:石油行業需要一個更好的海運容器。
當時,唯一可用來運輸石油的容器是木桶。盡管木桶具有實用功能,但它也有許多缺點:漏水、不能耐高溫,以及木材短缺導致的費用增加。
在1904年的一次歐洲旅行中,耐莉注意到一種鋼制容器,用來裝炸藥化合物甘油。
她認為,通過一些改進,它可能對石油工業有用。她回到美國后,耐莉開始研發她的鋼桶,經歷了許多失敗的嘗試,包括桶漏和焊料有缺陷。不到一年后的1905年,耐莉獲得了專利,批量生產了世界上第一批鋼桶。

世界上第一個鋼桶專利
自耐莉·布萊發明以來,鋼桶為許多行業提供了理想的包裝選擇。今天,它是世界上最廣泛的包裝容器,曾經成為“美洲博覽會”的明星。它已成為100%的用于危險品運輸和儲存的工業包裝。鋼桶的高強度和耐久性,以及無與倫比的安全性,使它能夠在全球運輸和儲存貨物,已超過每年5000萬噸的產品。此外,它的標準容量(55加侖/208升)和符合聯合國條例確保了共同的容量測量和一致的性能。這些特性使得在世界任何地方運輸貨物都很容易。

美國歷史文獻中記載的耐莉
統計數據說明了一切,1905年,只有一家公司每天生產1000只鋼桶。到2015年,全球鋼桶銷量達到了2.2億只以上,意味著每天售出60萬只。顯然,鋼桶是世界各地運輸包裝的首選。
(原文來源:American Oil & Gas Historical Socie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