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包裝產業三大特點符合中國經濟發展趨勢
——從龍永圖的經濟視角看包裝行業發展
文/魏天飛

龍永圖談包裝行業的發展特點
著名經濟學家、原國家外經貿部首席談判代表、副部長龍永圖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包裝行業的高端盛會。2006年,龍永圖在北京世界包裝大會上就包裝產業的現狀結合當時的經濟形勢進行了分析。2014年10月,龍永圖再次受邀蒞2014中國包裝產業戰略發展年會,此時恰逢中國經濟處于經濟新常態,包裝產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在哪里?包裝企業的轉型升級的突破點又會是在何方?龍永圖的講話中也無不涉及到了這些令行業關注的話題。
我國包裝產業呈現三大特點
近年來我國包裝產業有了極大的發展,龍永圖分析說,主要呈現以下三個特點第一,我國包裝產業的規模已經形成,成為全球第二包裝大國,而且有20多萬家的包裝企業,這是很了不起的職業,非常適應中國作為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第二, 包裝行業的企業結構很好,20多萬家的企業中大部分為中小企業,其中民營企業居多,非常適應中國經濟轉型所期望看到中國企業發展的方向。第三,整個產業的地域格局也比較集中,集中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珠三角、長三角,中國最發達的地區為中國包裝產業鏈的形成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龍永閣認為,中國包裝產業發展狀況良好,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值得包裝人引以自毫。
理性認識我國經濟新常態
龍永圖表示,我國經濟出現了新的常態,要適應這個新的常態,要以戰略跟光看待這個形勢。龍永圖稱,我國經濟形勢新常態也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經濟增長放緩,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我國經濟長期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速度,現在已經開始從10%降到9%~8%,現在爭取控制到7.5%。國外的一些媒體開始炒作,說中國經濟開始出現重大的困難,中國經濟即將崩潰。對于這樣的奇談怪論,以及大家對于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感到的擔憂,龍永圖進行了全面的分析。他介紹說,去年10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APEC峰會上講了一段話,明確告訴大家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是我國政府從長計議,要解決殺雞取卵的模式,是我國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
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會不會給中國社會帶來巨大的沖擊?不會,正如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多次講的,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有一個底線,我國搞市場經濟,搞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國對市場經濟更加關注社會公平和社會正義的市場經濟,所以我們的市場經濟市場起決定性作用,不要忘記中國市場經濟的一個特征,就是必須要確保我國的民生和社會問題。所以我們的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必須在一個合理的曲線,使得我們大家可以放心。龍永圖說,如果我國經濟增長速度下降到6%或5%,很多企業就會跑走,我們的社會就會出現重大的震蕩。
龍永圖說,2014年我們看到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后,就業反而上去了,這就是我們的整個產業向好的表現。也就是說,服務產業比制造業和房地產業,每個單位創造的GDP高30%,服務產業上去了,哪怕我們的制造業和房地產業或者其他產業下來了,由于結構的優化,會產生更多的就業崗位。
第二個特點,加快我國經濟轉型。龍永圖認為,經濟轉型最核心的就是兩個指標,第一個標準是,從更多的關注數量轉移到更多的關注質量,第二個標準是,經濟增長上去了以后,社會是不是更加公平、更加公正,而不是積極發展,貧富懸殊越大,地方差距越大。
在過去二三十年,我們主要在追求發展速度,經過30年的發展以后,我們發現為了這些數量付出了重大的代價,也產生了重大的問題,必須把關注點從數盤轉移到質量上來。而衡量中國經濟質量好壞的標準是,老百姓是否能得到實惠,人民是否得到了實惠。
第三個特點,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化。龍永圖說,關于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化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個是惡性產業的退出,對于嚴重污染、過剩的產業都將退出淘汰,這個過程是一個相對的過程,我國政府對于過剩產業的退出采取非常慎重的態度,有很多善后工作,這些善后的工作也潛藏著巨大的商業機會。第二個是新興產業的投資,主要集中在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材料七個方面。龍永圖認為,在高端制造業方面,包裝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最后環節,而這個環節就像馬拉松長跑的最后一公里,非常關鍵。我國要發展好高端裝備制造業,包裝行業在這個過程當中,會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三個就是傳統產業的升級和轉型。我們的傳統行業如果不能很好地升級換代,產品就沒有競爭優勢。包裝行業在傳統產業升級換代和發展過程當中,要及時調整戰略。第四個要大力發展服務業。我們包裝產業是為制造業服務的生產型產業,而服務業是我國今后經濟發展的一個重點。
新常態下企業的發展之路
質量為王。龍永圖表示,無論是產業升級還是企業升級,質量是核心。企業要不斷研究標準,所用的原材料、工藝、設計都應該向國際標準、國際規范靠攏。只有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才可能真正有質,才可能具有競爭。市場關注品牌,而品牌并非是刻意地去做就能夠樹立起來的,而是在經濟質量的提高過程中水到渠成的。在這方面,質量和品牌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不斷創新。這是一個永恒的主題,真正的創新應該是技術的創新,體制的創新,而且要創造一個好的創新環境。龍永圖講到,當年他與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在博鱉論壇上對話時,比爾·蓋茨表示,未來成功的訣竅是高端人才和低端內耗。創新需要人才,而關于內耗的問題,龍永圖說,可能與我國的文化有關,很多方面形成的內耗不斷增加。我國企業那么多年的反傾銷案例,固然有外貿的問題,但很大程度上與我們的內耗太多有關,內部相互競爭,外國人得到了好處,而我們還受到了反傾銷制裁。在低內耗的環節發揮作用,這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問題。龍永圖又講了一個例子:當年,蘋果的喬布斯去世以后,龍永圖看到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爭論說是為什么中國出不來喬布斯,究其原因是第一,中國的企業盈利太低,拿不出更多的錢投人創新和研發。反之,我們創新投人地加了,企業創新的規模和勢頭就出來了。第二,他們認為,中國的創新主要是自上而下,都是政府在號召,或者領導在號召,企業自身的創新動力不足。第三,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缺乏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第四,中國的教育制度不鼓勵創新。龍永圖認為,像包裝產業這樣一些行業,對于創新來講很重要,不僅會影響包裝行業的發展,也會影響到整個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包裝產業要站在我國整個制造業的發展角度考慮包裝的創新問題,沒有包裝的創新就很難有一些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高端制造業。
開放包容。我國已入世10多年,只有開放才能謀求發展。龍永圖說,在與別人相比看到自己的不足時就會激發出動力,所以在開放的問題上.也會影響到我國的包裝行業,F在,我國的包裝產業在國際上有了一定的地位,但是還不夠強大,確實還有很多項目要向其他國家學習,特別是現在全球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很快的情況下,更需要研究很多的問題。龍永圖表示,十八大以后設立了一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課題,這樣一個重要區域戰賂規劃的提出,一方面是擴大我國投資和貿易的平臺,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信息是,絲綢之路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是一個具有深刻影響的事件,強調文化的交流,提高和世界經濟的融合問題。龍永圖指出,包裝行業實際上可以作為一個載體使我國的文化走出去,我們的包裝產業具有很多鮮明的文化特點,而且可以研究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文化。如何將這些文化元素體現在包裝上,將使我們的包裝質量踏上一個新的臺階。包裝產業的發展要適應中央提出的重要國際戰略,要符合整個文化的要求和經濟的因素,而包裝在文化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有很大的突破。
企業文化。依法治國成為我國重大治國方略,企業的發展也必須建立在法制的基礎上,當企業具有了誠信、法律意識、規則意識,才能夠建立起良好的企業文化。龍永圖說德國的制造業和日本的制造業在世界上都有很高的評價,有一次和德國人、日本人討論中國的制造業怎么向德國和日本的制造業學習時,結果他們講,我們的男女工人很認真,我們的男女工人很優秀。而且日本專家說,一個不講衛生的民族不可能打造高端的企業,這一點值得我們的制造業、包裝業研究。另外,怎樣才能在我們的企業文化當中體現團隊精神,體現雙贏呢?龍永圖表示,在這個世界上產業鏈聯系越來越緊密的情況下,沒有團隊精神,沒有上中下游產業鏈的思維,單打獨斗絕對是不行的,F在的競爭,是產業鏈和另外一個產業鏈的競爭。當然,企業要更加注意儉樸,更加注重自身基本素質的建設。這些年來,我國形式主義鋪張浪費嚴重,企業追求豪華,追求形式,損害到了自己的產業。包裝產業在低碳方面可以成為其他行業的榜樣。包裝是個很重要的環節,近年中央出臺的法律法規對我國包裝行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行業要切實研究戰略的問題、文化的問題、企業文化的問題。
龍永圖表示,當前的形勢雖然看起來下行壓力很大,確實出現了新的形態,但是正如習近平主席講的,我們最核心的問題是怎樣能夠進一步地強信心,保持我們的戰略堅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的方針來確定我們的發展戰略。在當前這樣的形勢下,及時制定出適應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戰略,我國的包裝行業定能邁上一個新臺階。(本文摘自《中國包裝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