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屆聯合國危險貨物運輸專家小組委員會會議
翻譯:孟玲美
第年6月和12月召開小組委員會,歷時2年多的時間,并從4次會議中總結發表有關危險品運輸的建議。以建議提案首頁的顏色命名為“橘皮書”。
對于政府和國際組織來說,有關危險運輸的建議是解決處理危險品運輸問題,和計劃高水準安全防護問題包括以人為主導的意外事件、和運輸途中的財產安全。對于以上需要處理的問題提供了一個框架,而這個框架對于所有國家統一實施和應用。除了危險品運輸的問題,同時也是計劃可持續的安全高水準的去保護卷入人的意外事件,或者適當保護環境在運輸過程中不被損害。對于以上問題提出了一個框架,而這個統一的框架適用所有國家。

聯合國歐洲總部
從左手邊開始是:來自歐洲鋼桶制造商協會的秘書長歐普納先生、泛亞洲鋼桶協會秘書長米昌隆行先生。

聯合國歐洲總部
“白宮”建于1037年,作為國際聯盟的總部。

聯合國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規章范本(封面)
主要參加人員:
(1)ICDM:
歐洲鋼桶制造商聯盟秘書長,歐普納;泛亞洲鋼桶協會秘書長,米倉隆行。
(2)來自政府的代表:
總的來說,本次會議負責標準和說明以及主持會議的是來自英國運輸部危險品分類的哈物先生。
(3)22個成員國:
阿根廷、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巴西、加拿大、中國、芬蘭、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日本、荷蘭、挪威、波蘭、韓國、南非、瑞典、瑞士、英國、美國。
(4)待審國家:
羅馬尼亞、斯洛伐克。
(5)聯合國和國際上將近有36個附屬的協會:
非政府機構,IAEA、IMO、WHO、ICDM、ICCR、等等。
觀注點:
關于鋼桶,德國建議將預防危險靜電放電技術應用于包裝也包括塑料桶。對于此項建議已經有一些支持者,但同時也被指出此項規定在運輸規范中不能用于清空和填充,當靜電是一個問題,所以德國也同意日后的進一步審查。
結論:
歐洲的一些國家在建議和說明方面積極參與。但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亞洲國家在這方面的更多投入和努力,同時我們也相信同歐洲鋼桶制造商協會更進一步的合作是必要的。
參觀杜德賽爾附近的鋼桶工廠(2011年6月24日)
瑞士幾內亞會議期間,泛亞洲鋼桶協會秘書長米昌隆行先生有幸拜訪了德國的兩家鋼桶企業。第一個是德國布呂爾的毛瑟沃克工廠,拜訪了工廠經理法斯賓德先生。另一家是格瑞夫德國科降工廠,并拜見了技術經理布克漢姆先生。

重要會議日程:
2011年11月29日在中國香港召開泛亞洲鋼桶協會的理事會。
2011年12月8日,在美國華盛頓召開鋼桶制造商國際聯盟理事會。
2013年亞洲地區,召開第八屆泛亞洲鋼桶協會國際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