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忠:一個追趕太陽的人
劉振江
寶忠……寶忠……
睡夢中,張寶忠仿佛聽到妻子的呼喚。但是,他實在不愿睜開雙眼。這是一個多么美妙的夢??!他赤著雙足,光著上身,越過高山和大河,掠過田野和海洋,不斷追趕著火紅的太陽。終于,他象一只矯健的大鳥,神奇地托住金燦燦的太陽。
腳下,鮮花如海;眼前,笑臉似潮;周圍,掌聲雷動。人群簇擁他,猶如“夸父”一樣的英雄。永不放棄,直到夢想成真。這是張寶忠雕刻一生的座右銘。然而,夢終究會醒,人還要回到現實。
妻子驚喜地盯著他,盯著他削瘦的臉龐,禁不住熱淚滾滾。記不清這是多少次了,凌晨四時,在醫院急救室的病床上,張寶忠又一次醒來。他整夜整夜地睡不 著覺,心律失常,心房顫動,渾身抽搐,不能言語。常常在半夜發作,被送往醫院搶救。然而,兩針“安定”下去,昏昏沉睡過去,直到凌晨便能恢復常態。就這 樣,他一次又一次被妻子悲切的哭泣從死亡線上呼喚回來。他躺在病床上,雖不能動也不能說,但他清醒地聽到妻子的央求:“大夫救救他吧,這個家不能沒有他, 我和孩子離不開他??!我,我不知他還有多少外債還沒還完呢!”最初,張寶忠搞不清這是什么病,后來,專家診斷為“心臟中樞神經官能癥”,民間稱其為“勞心 病”,醫學界視為“疲勞綜合癥”。一個人長期處于極端疲勞和沉重壓抑狀態,導致睡眠嚴重不足,造成心臟中樞神經紊亂。張寶忠深知病因,但是,夢想太多,追 求太苦,個性太倔,不達目標,死不罷休,這病也就由它去吧。
張寶忠出生于一個貧窮而落后的小村莊。打記事起,他就聽老人們講到了《山海經》“夸父逐日”的故事,立志要當一名夸父式的人物,改變苦難的命運。但 是,故事的美好卻被現實的殘酷撞擊得粉碎,父母多病,喪失勞力;哥兒倆、姐兒四,人口負擔沉重。他12歲時,大哥婚后又與父母分家。15歲,母親積勞成 疾,撒手而去。臨終,拉住張寶忠的手,連喘帶淚:“孩子,你……你要照顧好家……你爸……”,從此,張寶忠更加少有言笑,心事重重,背負家庭重擔。他18 歲入伍,連續9次受到團、師級通令嘉獎,榮立三等功一次,被所在部隊樹為全軍“學雷鋒標兵”,入黨提干,直到任連隊指導員,追到了農村窮孩子的第一個“太 陽”。1984年底,由部隊轉業,他被分到漢沽區人事局,28歲就進城當了干部,追到了農村窮孩子的第二個“太陽”。但是,他太不安分了,希望家人也改變 命運。于是,將大哥一家接到城里,悄悄借了15萬元,資助大哥干起了舊桶翻新的生意??墒?,天有不測風云。1996年11月,一場車禍,同車四個人,三人 重殘,包括大哥,僅治療賠償,就需15萬元。30余萬元的外債,壓得他徹夜難眠,面容枯槁。終于,釀成了“疲勞綜合癥”。數次,醫院搶救。醒后,他痛下決 心,棄官從商,接替大哥的生意,還清沉重的外債。他不是林沖,但確實被“逼上梁山”。他憧憬以命相博,在“梁山”能創造一個嶄新的“太陽”。
但是,這個太陽,他追趕得如此沉重,以致于每每回首,都熱淚盈眶,神情黯然。尤其創業頭兩年,他屢屢失敗,多次重大經濟索賠,賠得他目瞪口呆,壓得 他痛不欲生。1997年底,一無技術、二無資金、三無關系的他,租賃了一片破舊的工棚,掛起了“茶西制桶廠”的牌子。第一份訂單,為本區某國營石化企業翻 新200升開口鋼桶600只。該企業用桶裝上潤滑油發往國外,船在中途,鋼桶全部發生了滲漏,不僅使該企業蒙受了嚴重經濟損失,而且造成了重大不良影響。 該企業憤怒地將其告上了法庭。結果,第一單活兒,他就賠了近10萬元。而且,丟掉了當時唯一的客戶。出師不利,痛定思痛。這時,他才真正意識到,產品質量 與性命相連,企業要生存必須把好質量關。于是,他鉆入舊漆鋼桶,反復鉆研,變手工火燒工藝為液體刷洗工藝。1998年初,經朋友介紹,終與天津關西涂料化 工有限公司掛上鉤,但該廠要求每月供200升開口鋼桶1000只,每三個月一結賬。這樣,張寶忠則急需30萬元的周轉金。而他,一個債臺高筑,渾身漆味的 “拾荒者”誰敢借錢給他?無奈,他只能從民間偷借高利貸。誰知,企業剛剛進入正常生產,關西廠卻因市場問題陷入停產,但他的高利貸也如見風就躥的野草一般 瘋長。他度日如年,見錢眼暈,看桶心煩,如沒頭蒼蠅一樣,跑遍了周圍500公里內大小城市。經市場調研,他才發現,他的產品已走入了死胡同。原來,他所生 產的產品——200升開口鋼桶,用戶極少,是屬滯銷產品。而閉口鋼桶用戶極多,市場緊俏,可否將開口鋼桶改為閉口鋼桶,這是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也是國 內的一項空白。他猶如溺海水手,發現了新大陸。為此,他走訪了幾位制桶專家。專家的結論,卻如當頭一棒,要將開口舊鋼桶改為閉口新鋼桶,根本是癡人說夢。 他又徹夜失眠了,但倔強的個性使他堅信,世上只有想不到的事,卻沒有辦不成的事。于是,他偷偷溜入當地較為知名的制桶廠,偷看制桶設備和工藝,并開始跑圖 書館,查資料。幾近走火入魔,好似瘋狂如癡。干中學、學中干,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和悲苦。經多次失敗,終于將舊開口鋼桶翻新改造為新閉口鋼桶。他帶 著樣品桶,與天津市一家企業簽訂第一批1000只桶的訂單。他以為看到了勝利的曙光,誰知剛送走500只桶,又闖下大禍。因桶蓋與桶身卷合圈數不夠,鋼桶 受力后,大部分桶蓋都發生了脫落。500只鋼桶未掙到一分錢,反而還賠償用戶15萬元。屋漏偏逢連夜雨,企業陷入絕境,家中進入困境。兩年來,前后已欠下 160余萬元外債,債主幾乎天天逼門。妻子懇求債主說:“他身體不好,請寬容一段時間吧,相信他會還上的”。企業最困難時,工人在一日之內全部跑光。他躲 在破爛的工棚里,癡癡地盯著悄悄跑出來的小老鼠。他想,連老鼠都比他幸福,至少不愁吃喝,不用躲債。兒子上學,連2000元學費都付不起,兒子哭了,他惱 怒地打了兒子。跑出門外,他流著淚,覺得自己枉為人父。當時,他又犯病了,昏厥抽搐在門外。若不是有跟蹤在身后的妻子,那一次,他真的一了百了了。從醫院 被搶救回來后,他又找戰友借了1萬多元,買了200萬的人壽保險,受益人卻工工整整寫上了妻子的姓名。填表時,盡管他異常鎮靜,嗓子里卻有一股東西往胸膛 里淌,不知是淚水還是血水。
心如止水,置于死地而后生。他如瘋子一樣投入到研制攻關的癡迷中。2001年3月,他終于研制出中國第一套半自動舊桶翻新設備。經這套設備翻新改造 舊鋼桶,一律達到新桶質檢標準,而售價卻比新桶低40%。頓時,他在同行業成了異軍突起的神秘人物。訂單紛至沓來,產品供不應求。他真的捧起了火紅的太 陽。然而,喜悅的淚水還未擦干,一家頗具規模的制桶企業,靠著強大的社會關系,以“假冒偽劣”之名,將他告到有關部門。他的產品遭到了查封。此時,他反而 哈哈大笑,他連死都不怕,還怕查封嗎?要鬧就鬧大些,直到案件引起全行業的轟動。最后,通過國家質檢專業部門的嚴格逐項檢測,結論是:茶西制桶廠翻新舊桶 各項質檢均達到國家新桶質標。頓時,壞事變為好事。張寶忠一夜之間揚眉吐氣,成為行業中的新聞人物。國內知名企業也紛紛前來考察,要求他繼續改造設備,擴 大規模,以滿足市場需求。于是,他開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捧起了一個又一個希望的太陽。2003年,他征地8000平方米,建廠房3000多平方米。 2004年,在單臺半自動設備基礎上,他又研制出單臺全自動設備。同年,再次征地17000平方米,新建9000余平方米現代化大車間,創立了“誼誠金屬 包裝制品有限公司”,累計投資近6000萬元人民幣,并向生產舊桶翻新改造專用設備領域制造業邁進。至2006年,他已研制出國內第一條舊桶翻新全自動生 產流水線,填補國內空白。其生產能力已達15萬只桶,銷售額達1800萬元。全自動舊桶翻新專用生產線,獲中國發明協會第16屆全國發明銀質獎,并取得了 51項國家專利,成為國內首家大規模全自動舊桶翻新及專業設備制造的現代化科技型企業。2009年,天津市又將200L舊鋼桶翻新專用全自動生產線推薦為 國家自主創新重點扶持項目。
苦盡甘來,功成名就。張寶忠可以坐享清福了。但是,他永不知足、永不罷休、永不放棄追趕希望的太陽。他要用打拼下來的血汗錢、博命財,還源于社會, 造福于社會。他閃動著激情的目光,談起他的現代化的田園式、高水平的濱海新區老年公寓。他的老年公寓,暫叫“四季青莊園”,計劃利用現茶西制桶廠的舊址興 建,該處占地13畝(其中3畝租地,用于種植果菜),合8666.5平方米。此處東南方向約150米處是津漢路,西北方向背靠塘漢快速路的綠化帶,以大辛 別墅群隔路相對,交通便捷,并地處幽雅、環境清靜、空氣清新,處處體現田園風情。綠樹、喬木和鮮花環繞的莊園內,將興建錯落有致、盡現歐亞風情的3層至5 層高檔別墅18棟,老人娛樂休閑和多功能配套服務中心大樓一棟,并有完善的配套設施建設。另開辟三畝老人娛樂勞作活動園田,種植時令果菜。莊園整體呈現園 田美化、空地綠化、道路硬化、門前亮化、室內舒適化,達到莊園風情、花園環境、休閑娛樂勞作中心、健康長壽保障基地。莊園內實行24小時跟蹤服務管理。管 理服務則按準軍事化賓館式的模式,將創造一個老年人夢想的天堂。初步預算總體投資達7000萬元,計劃分二年逐期逐項建成。建成后,將向市民呈現出一個高 標準、高品味、高水平的現代化老年社會嶄新生活模式。
也許,張寶忠的夢還多,路還長,陽光永遠最嫵媚……
編 后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今天,本版刊載了劉振江撰寫的長篇通訊《一個追趕太陽的人》,一個創業者的名字則躍然紙上了,主人公“張寶忠”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人們 也由此而熟悉了他。他,在遇到為了改變窘迫的命運只有創業這條路的緊要關口,不沉淪、不沮喪,而是毅然放棄公務員的身份,決意“下海”放手一搏,這需要勇 氣;他,在商海中游泳,嗆過好多“水”,吃過的苦頭、栽過的跟頭可謂不少,有些困難和挫折也是難以想象的,但終于挺過來了,這需要毅力;他,身心俱疲、染 有病患,但他的胸中始終揣著希望的“太陽”,為了追求自己的既定目標,幾近到了忘我的境地,這需要信念。我們為他的自強不息、義無反顧的勇氣而折服,我們 為他的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毅力而感動,我們為他的矢志不渝、一往無前的信念而贊嘆。張寶忠的創業經歷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張寶忠的創業精神也是令人敬 佩、催人奮進的。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張寶忠在創業的道路上追趕著太陽,而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他的下一個目標是投巨資建一個老年公寓。這是一個善意的舉動,是破解進入老齡化社會難題的一項惠民工程,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我們期待著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