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資料】
開發創新、為發展我國鋼桶包裝工業貢獻力量
山西省通用機械廠
我廠是山西省水利廳直屬中型企業,擁有職工近900人,固定資產860多萬元,是服務于山西水利事業的老廠。本來,水利與包裝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但是,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廠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整了產品結構,適時投入了鋼桶設備的制造行列,并結下了不解之緣,為發展我國的鋼桶制造工業走出了一條引進技術、消化吸收、開發創新的道路。我廠研究成功了我國第一條具有八十年代國際水平的閉口鋼桶自動生產線。它不僅填補了我國鋼桶生產的一項空白,還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使企業的活力得到了增強。過去的兩年,該項產品的產值占我廠工業總產渣60%以上。我們的主要做法和體會是:
一、抓準信息,開發新型產品
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只有及時和準確地掌握市場情況,迅速實現思想和產品的轉軌,開發適銷對路的新型產品,企業才能生存,才能發展。鋼桶包裝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鋼桶以其優良的耐沖擊、耐腐蝕、安全可靠特性廣泛應用于化工、輕工、石油、土產、食品、醫藥等工業,在外貿出口創匯中也占有相當的比重。因此,鋼桶包裝已成為我國包裝工業的主要包裝形式之一。然而,我國的鋼桶工業卻十分落后,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現有鋼桶的生產廠近300家,其中專業廠只占三分之一強,設備十分簡陋,生產效率低下,工藝水平也十分落后,只相當于國外40~50年代的水平。甚至有的廠家還處于原始的手工操作狀態,無法保證鋼桶質量。最近幾年雖有不少廠家重視了設備更新改造,但我國卻沒有一個像樣的設備制造廠,只得依賴進口。由于進口設備所需外匯緊張,渠道復雜,維修不便,不能成龍配套,因而,國內的鋼桶包裝設備工業亟待發展。一九八四年,我們抓準這個信息,瞄準這個空白,果斷決策開發了200升閉日鋼桶自動生產線。
新產品的開發是一項頗具風險的經營活動。我廠雖有較強的技術隊伍和機加工、組裝、焊接能力,但是缺乏生產包裝設備的生產技術,缺乏資金來源,更缺乏鋼桶設備的制造經驗。開發200升閉口鋼桶沒備,這一新產品的風險和困難都是十分巨大的,但是,我們深深認識到:風險是靠智慧來排除,是靠勇氣來克服的。因此,我們采取了三管齊下的辦法:一是從太原重型譏械研究所有償引進了技術。這套技術是在對國內廣泛調研及對鋼桶包裝業發達的西德、英國、意大利考察的基礎上設計的,符合我國國情,直接引進設計圖紙,大大縮短了研制的進程。二是積極向銀行貸款。由于處于研制初期階段,銀行給了30萬元的風險貸款,解決了資金問題上的燃眉之急。三是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的支持。省水利廳廳長郝永和同志對研制工作十分關心,多次來廠詢問研制計劃和研制進度。這三管齊下,給開發工作奠定了較好的基礎。整個試制過程在一無項目投資,二無生產經驗的條件下進行,耗資40多萬元,歷經兩年的時間,于八六年六月,終于制成這一產品,召開了出廠驗收會議。從此,結束了我國只能制桶,不能生產制桶成套設備的局面。
二、堅持刨新,研制一流產品
開發新產品,就要在產品的“新”字上下功夫,否則,這個開發就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在開發200升閉口鋼桶自動生產線時,把目標確定在三個“創新”上。
一是在控制水平上“創新”,達到八十年代國際同類產品的水平??刂葡到y是設備的中心樞紐,是提高設備自動化水平的關鍵。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微電腦技術已逐步運用到各個領域。微電腦技術應用于鋼桶設備上,國際上只有四五年時間,在我國還是個新課題。由于微電腦具有十分突出的優點,控制能力強,可靠性強,抗干擾能力強,容易掌握,故障小,調整十分方便,因此鋼桶設備采用微電腦已是當今的發展方向。一九八五年我們在研制第一批200升鋼桶設備時采用了美國TI公司的微電腦與設備配套。實踐證明:鋼桶設備采用微電腦技術,不但提高了設備的自動化水平,而且生產率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給用戶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二是在傳動系統上“創新”,采用全液壓驅動。我國目前使用的大部分鋼桶設備是采用傳統的機械傳動和氣壓傳動。這種傳動方式存在著一系列缺陷,如:設備結構復雜,工作噪聲大,工人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等。為此,我們參照國外的經驗,研制了液壓驅動, 中段設備除主軸箱旋轉由電動機驅動外,上料器、主軸箱、壓輪、波紋輪、脹筋頭的直線往復運動均采用液壓驅動,而且每臺設備都有一個獨立的液壓站。采用液壓驅動后,設備工作可靠,操作簡單,傳動平穩,運動速度可以無級調節,力能參數調整方便。液壓驅動應用于鋼桶設備,代表著我國的鋼桶設備傳動技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三是在卷邊技術上“創新”,達到國際海運危規I類包裝的技術標準。幾十年來,我國鋼桶封口一直采用五層扁卷邊,因其強度低,抗沖擊能力差,長途運輸的滲漏率高,尤其在外貿出口商品的包裝上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相當嚴重的。近幾年,我國有不少桶廠已在研制七層圓邊,但限于工藝和設備條件,結果都不十分理想。國外的七層圓卷邊也采用底蓋沖壓成型后,在專用的預卷機上進行底蓋邊緣預卷并噴膠。,然后再到卷邊機上用兩道壓輪封口,工藝十分復雜。為了滿足鋼桶包裝的要求,我廠于八七年初著手研制三重七層圓卷邊技術。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于同年六月獲得成功。我廠研制的三重式七層圓卷邊,不經預卷,直接在卷邊機上經兩道壓輪壓制而成,其生產方式與五層扁卷邊相同,這樣即簡化了工藝過程,又省掉了預卷機及其輔助設備。這一技術,目前已用于工業生產。使用情況表明:封口質量穩定,切口斷面形狀良好,并全部達到七層要求。
微電腦控制、液壓驅動、七層圓卷邊,這三項技術的研制成功并應用在鋼桶設備上,使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跨入了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行列。八七年十一月,機械電子工業部在對我廠研制的200升閉口鋼桶自動生產線中段設備,進行了部級鑒定,并指出:設備研制是成功的,改變了我國200升閉口鋼桶中段設備長期落后的局面,填補了我國制桶設備系列的一項空白。PC用于控制全液壓制桶設備尚屬國內首創,設備結構和控制水平已達到國際八十年代初同類產品水平。同時,批準投入批量生產,這充分肯定了在我國發展鋼桶自動生產線是完全可行的,截止目前,我廠生產的200升閉口鋼桶自動生產線中段設備已銷往全國的22個省、市、自治區。
三、不斷改進,發展配套、系列產品
任何一項產品要維持其生命力,就必須不斷地進行改革,在改進中完善,在改進中發展。我廠遵循這一原則,不斷地對200升閉口鋼桶中段設備進行了改進,使設備進一步完善提高。
八六年六月,在山西省經委主持的設備出廠驗收會后,我們根據制造、安裝、調試過程中所暴露的問題以及用戶所提的意見,作了四個方面的重大改進:一是在設備結構上的改進。我廠研制第一批脹筋機為單頭脹筋,一個主軸箱帶動兩個脹筋頭,負荷量較大,由此改進為雙頭脹筋。二是從生產能力上改進。原設計的生產能力為每分鐘4只桶。根據用戶需求,我們對生產能力作了改進,達到了每分鐘5只桶,并有一定的技術儲備。三是改進了桶體輸送裝置不能一次到位。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對原設計做了改進,保證的桶體運送暢通無阻。四是根據負荷試車所測得力能參數修改了壓輪裝置和液壓系統的設計。今年,我們又根據用戶的意見增加了卷邊機的噴膠裝置氣控部分和膠料的加熱裝置,設計了卷邊機的自動上蓋裝置。對扳邊機的左右主軸箱偏心壓盤定位圈改為左右旋轉。目前,我們正在生產四型產品,今明兩年可達穩定可靠的出口標準。
在中段設備不斷改進的同時,我們很抓了配套產品和系列產品的開發。目前,我廠已完成200升前后段的設計,并已投入試制, 80~100升小桶的中段設備正在進行設計,擬于八九年投入試制。
我廠雖然在開發200升閉口鋼桶自動生產線中,為發展我國的鋼桶包裝工業,做了一定的貢獻。但是,加入包裝行業僅僅只有四年的時間,生產經驗與產品質量均未達到完善的程度。因此,十分需要同行業專家的指導和生產廠家的協助,及時把設備使用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反饋給我們,以利不斷改進或完善。同時,根據該設備的技術特點和操作要求,我們也希望業務廠家在設備使用過程中,嚴格遵循操作規程,并盡量選擇文化技術水平高,責任心強的操作者上機作業,以保證設備的使用壽命。為此,我們愿意提供技術培訓等服務工作。我們有決心在今后的時間里,不斷總結經驗,吸收國外先進設備的長處,在一九八九年創部優質產品。